“路是人走出來的”,這是一句千年古話。不管叢山叢林多深,還是山有多高坡有多遠,只要有人經(jīng)常行走,一條通往遠方的路就在一步一個腳印下形成了。
在農村廣闊的河坎田埂上,赤腳走出來的路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那一條條泥濘小路走出了多少男人女人對勞動豐收的情懷。男人大腳在路上深深印上健壯身軀的強悍。女人也一樣卷起褲腳,光著腳丫踏上泥濘小路,走向田野,耕田種地。
我是在農村出生長大,從上小學起,就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樣,每年夏天都是在陽光雨露陪伴下,光著腳一步一個腳印沿泥濘的小路邁向啟蒙的課堂。腳下有時是滑膩膩的泥土,有時是沾滿膝蓋的灰塵,腳掌偶爾會被堅硬的小石頭梗著甚至劃破,忍受著疼痛趔趔趄趄地向前邁進。一個夏天過來,一雙小腳底板就會磨上一層厚厚的老繭。在那時候,一個夏天過來都不會沾上鞋子的邊。那個年代在農村,赤腳走路是回避不了的現(xiàn)實。一是赤腳走路方便,不管天晴下雨,出門卷起褲腳,溝溝坎坎赤腳上路走起來都很方便。二是那時候是一個物資缺乏的年代,購買什么東西都要憑票,每人發(fā)的布票,也只能買些布料做上一兩件衣服。一年做上雙把鞋,根本不能在勞動時穿用。三是下田干農活,耕田種地,插秧收割,勞動必須是赤腳下地。上述都是勞動人民的象征。那個年代是根本改變不了的現(xiàn)實狀況。
從古至今,無數(shù)先民用赤腳踏出一條條泥濘的路,通向濕地,通向平原,通向高山,通向大海,一步一個腳印。每一條路的形成,都是他們勞累和汗水凝固生命的里程,是邁向渴望豐收的夢想。 |